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聊城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2月25日上午在市会议接待中心报告厅胜利闭幕。2月26日下午,聊城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聊城胜利闭幕。来自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肩负着全市人民的重托,汇聚一堂,共商聊城发展大计。两会中有哪些“仲裁”元素,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2月23日,市长宋军继代表市政府向大会做报告。在报告中宋军继市长谈到“坚定不移加强自身建设,持续提升政府履职能力问题时着重提到“促进仲裁工作健康发展”。近几年来,两会中市长汇报政府工作时每年都将仲裁事业发展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向大会汇报,让我们聊城仲裁人感到荣幸的同时又深感责任重大。近年来,聊城仲裁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发展较晚,与其他地市相比依然差距很大。聊城仲裁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努力发挥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加快法治聊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左起冯天宏、张树杰、田耘、张益民)
2月19日,政协第十二届聊城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政协第十三届聊城市委员组成人员,我委仲裁员张益民、张树杰、冯天宏、田耘当选政协第十三届聊城市委员。
在会议分组讨论中,仲裁员张树杰谈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促进仲裁工作健康发展时提到,仲裁不仅是一种纠纷的解决方法和机制,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润滑剂、清道夫。我自2005年担任仲裁员以来,深切感受到了仲裁的“自愿性、公正性、灵活性、快捷性、经济性、保密性、可执行”的特点。仲裁中,仲裁参与人平等的同桌而坐,气氛宽松、言语温和,既能充分尊重当事人,还能近距离的准确把握当事人双方的利益所在,更能找准解决纠纷的切入点,合法、和顺、合情、合理的解决纠纷,有效避免了“打赢了官司、断绝了联系”的不利后果,从而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和促进市场的依法竞争,最大限度的减轻和防止因经济纠纷而给有序市场竞争带来的负面作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2月26日,我市两会胜利闭幕,今后的工作中,聊城仲裁委员会将继续以提高仲裁公信力为己任,推动仲裁工作服务经济建设大局,弘扬仲裁为民的工作理念,提高办案质量,加强仲裁队伍建设,促进仲裁工作健康发展。
(供稿:仲裁一科;照片提供:张益民)